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概况 >> 简介

博物馆简介

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于2009年开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常设展厅包括校史馆、天工(矿业)科技馆、自然陈列馆、李可染艺术馆、馆藏精品展厅等7个。现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第一批),中国煤炭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学会科普研学基地(营地),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江苏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徐州市“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教学示范点。科普工作辐射苏鲁豫皖四省,年接待观众6万余人,覆盖周边中小学130余所。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精心构建“1+2+3”科普教育体系。通过社团活动、赛事举办、科普展览等形式开展广谱宣传;运营官网、公众号打造“能源科技”主题品牌栏目;面向中小学生、大学生社团、教师科技工作者三类群体实施定向培训,开发研学项目,举办特色活动、开展专题培训等。实现了科普⼯作的精准化与⼴谱化覆盖。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积极探索“展教研传习”运行机制。以研究项目促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息壤”——生态文化》入选中科协品牌活动培育项目,《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入选中科协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色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逐⽇·五育共举”场馆育⼈》⼊选教育部⾼校思政⼯作精品建设项⽬,《汲取史料养分·传承红⾊基因·赋能⽂化育⼈》获评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特⾊展示项目。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多次获评省科普周、科普日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连续获评中国矿业大学党建与业务一体化绩效考核“优秀”。2022年“30·60”双碳主题展获评江苏省“十佳”科普品牌活动。2023年获评徐州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获评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在未来新征程中,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将继续面向社会公众,不断发挥博物馆“文化映像”“科技导向”等功能,向着科普研学实践基地、区域文化传承阵地、能源资源科技展示高地的“十四五”建设目标奋进,努力创建科普宣教、科技传播的示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