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博动态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报道焦作路矿学堂“一号毕业证”藏品

来源: 作者:编辑:王华伟时间:2024-05-14点击数:

5月13日,《中国青年报》校媒版刊登“青年眼中的高校博物馆”专题栏目,通过镜头了解高校博物馆的独家记忆,焦作路矿学堂“一号毕业证”入选首批展示藏品。

文中介绍,“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该证书为中国矿业大学历史上颁发的第一张毕业证书。证书的主人叫张世忠,他以82分的成绩位列头等,获得编号第一号、等级为头等的毕业证。”

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使命之一。自张广石先生有关资料2013年回到学校以来,博物馆积极围绕展教研一体化推进相关工作,不断讲好文物藏品背后的故事,大力弘扬“一片赤诚爱祖国、殚精竭力为矿业、无私奉献育人才、潜精研思搞科研”的张广石精神。

一是打造专属的配套陈列品展区。在场厅醒目区域设置张广石专属陈列展柜和宣传展板,展示张广石生前的毕业证书、笔记、著作及手稿等相关实物,每年约8000余名新教师和新同学到馆学习张广石事迹。开发线上博物馆参观界面,将该区域位作为线上的打卡点位,详细展示一号毕业证的信息全貌;组织文物专家对“一号毕业证证”进行保护性修复,对学习笔记进行高清影印,确保相关文物资料的到妥善保管。

二是积极开展张广石精神宣传教育。深入一线思政课堂,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追梦——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专题“大思政课”的录制,面向学生专题分享“一号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制作《一号毕业证的前世今生》《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的“镇馆之宝”——焦作路矿学堂一号毕业证》等线上推文,累计阅读量达到3000多人次;结合张广石先生事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专题录制讲解视频,在全国高校博物馆联盟进行宣传推广。围绕“一号毕业证”开发设计文创,充分展示其纪念价值和教育意义,进一步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创品牌。

三是围绕相关史料推进项目申报与研究。结合张广石事迹,不断挖掘红色元素和思政元素,做好校史相关项目的申报与研究工作,进一步充实社科普及基地内涵。《汲取史料养分 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文化育人》获评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全国特色展示项目;联合马院开展“校史中的红色记忆”现场沉浸思政课程,《红色记忆与国家认同》课程获评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入选江苏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江苏省“高校统一战线同心圆教育实践基地”;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和徐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徐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一步,博物馆将继续秉承专业化的精神、科学的业务规范和可持续的利用原则,充分发挥文博工作服务学校立德树人事业的功能,不断为“双一流”建设作出积极的更大贡献。

   网址链接:http://zqb.cyol.com/html/2024-05/13/nbs.D110000zgqnb_06.ht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