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
2025年7月15日,中国矿业大学博物馆赵保全、展淳带领“矿大的‘中国红’—‘太阳鸟’服务队追寻红色记忆实践团”前往河南省焦作市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开展校史红色基因挖掘与“特别能战斗”精神传承活动。西大井前身为1919年英资建设的王封矿,是毛泽东盛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源地及焦作工人运动发祥地。
实践团探访了谢延信先进事迹展览馆、焦作楷模人物展览馆、西大井1919家风家训文化馆、国旗教育馆及反帝大罢工陈列馆等场馆。通过历史文物与场景再现,成员们重温了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铭记楷模事迹,深刻体悟“特别能战斗”精神内核,在反帝大罢工陈列馆,结合实物史料深入了解了五卅运动背景及焦作煤矿工人反帝斗争历史。
活动邀请全国知名煤矿史研究专家、中国矿业大学薛毅教授面向实践团开展“传承‘特别能战斗’精神”主题微党课。薛毅教授系统梳理了中国煤矿史、煤炭工人抗争史及矿大校史,深入剖析了1925年焦作煤矿工人反帝大罢工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要地位。他阐释了“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核心内涵——煤矿工人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顽强抗争。薛毅教授还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了这一精神在不同行业的体现及其对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时代价值。
实践团访谈了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管理局局长王保才及王封矿老矿工。王保才局长回顾了自身从新闻宣传者到企业管理者的转型经历,并重点分享了西大井的转型故事。面对企业连年亏损、濒临破产的困境,他带领团队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中的开拓进取特质,实施增收节支措施,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并依托焦作百年煤炭工业历史与红色基因,成功转向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他强调,正是将“特别能战斗”的红色基因转化为内在驱动力,激发了团队潜力,引领了企业根本性转变。老矿工在访谈中回忆了昔日艰苦工作环境和吃苦耐劳的作风,提及王封矿劳模丁百元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杰出代表。老矿工谈到,在市场转型期,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中的开拓进中肯吃苦、肯开拓的特质积极创业,并寄语新时代青年运用专业知识为煤矿行业带来新气象。
本次西大井之行是实践团挖掘与宣讲“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关键环节。通过微党课学习、史料收集、实地探访与深度访谈,团队获取了丰富一手资料,为后续宣讲工作提供重要支撑。成员们表示,此行收获将有效转化为宣讲素材与实践路径,推动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精神、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