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矿大名人 >> 正文

矿大名人卝木炭汽车之父汤仲明

来源:讲解部 作者:王华伟 展淳编辑:刘坤时间:2022-06-01点击数: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文博中心收到了一份珍贵的校史资料,捐赠者是木炭汽车发明人汤仲明先生的后人——汤晓明先生(之子)和蒋新宇女士(之外孙女)。我校为何会收到这份珍贵的文件?汤仲明是谁?木炭汽车又是什么?

 

 引发轰动的木炭汽车

1931年夏,由我国自主发明的木炭汽车在郑州西郊碧沙岗举行公开试验。这次公开试验轰动全市,观众如潮。本次试验效果非常成功,该辆汽车时速达40公里,每公里仅耗木炭一市斤,使用成本是汽油的十分之一。

当时的实业部派人反复试验,详细检查,认为这一发明具有重大意义,远胜于国外的木炭汽车,具有实用价值,且造价低廉、易于制造。与比利时、法国、日本等制造的木炭汽车相比较,这辆木炭汽车无需汽油媒介即可发动,炉体重量更轻、方便灵活,续航里程更长,加一次木炭可行驶100多公里。

这辆木炭汽车的发明人,便是1935年受聘于我校机械专业的汤仲明教授。

汤仲明(1897-1980)原名俊哲,河南孟县城关乡中汤庄人。清光绪23年(1897年)生于孟县城关乡中汤庄一个皮裁缝家庭,自幼聪颖好学,父亲认为其为可造之才,在他弱冠之时就送他人学校开蒙。清光绪29年(1903年),汤仲明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怀庆中学,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得师长的喜爱。汤仲明初立志当一名教师,因而转入开封师范讲习所,他在校接受了西方新思想的启蒙,决定出国深造,于是北上进京,考入北京法语翻译学校学习外语。民国8年(1919年)6月,汤仲明被学校保送到法国国立南台职业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转入法国国立昂诺高等工艺学校学习三年,并先后在法国南台火车制造厂、巴黎不来格飞机制造厂、巴黎雷诺汽车制造厂实习,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后获机械工艺工程师职称。 

1926年3月,他怀着“实业救国,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返回祖国。汤仲明回国后,曾先后任陇海铁路、徐州、开封、陕州等地机务厂厂长和段长,后调郑州铁路总局工作。

 

 

 满腔爱国热血的发明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石油资源尚未开发,汽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当时外商垄断汽油价格,以致油价昂贵,影响了我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因油料资源获取更加困难,更是有着“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说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都在进行木炭代替石油的研究,但由于实用价值有限,仅停留在实验阶段。

汤仲明作为一名爱国工程师,受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使,毅然从工资中抽取大部分作科研经费,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研制取代洋油的方法。他租了一间民房做自己的实验室,买了一台旧汽车发动机,开始了他的代燃炉(木炭代油炉)的试验。每天下班后,他就立即钻进这个实验室,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

1928年到1931年,经历了一千多日日夜夜和无数次的失败,他终于在1931年自主研制出中国第一辆自制木炭代燃炉汽车。人们亲切地称这种汽车为“木炭汽车”。

木炭汽车研制成功后,汤仲明将发明的木炭代油炉报实业部,并获准专利五年。而他为了加快推广,将木炭代油炉的制作技术及图纸,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众,供社会各界无偿使用。后来,汤仲明在我校校友汤执中的资助下,在上海杨树浦开设了“仲明木炭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在汽油奇缺的抗战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保障战时的公路交通运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接受上海《立报》采访时,汤仲明谈到“我研究木炭汽车的目的不是想发财,实在是想摆脱国际石油商的垄断,使中国的交通工具,不致因燃料来源断绝而停顿,变成一堆废铁。”

他倒在了绘图板上

全国解放后,汤仲明先后出任重庆水轮机厂工程师、总设计师、代理总工程师等职务,并被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等。退休之后,他依旧为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0年,重庆市拨款试制汤仲明研究的机器,他兴奋不已,连夜赶制图纸。由于劳累过度,他突发脑出血,一头栽倒在浸透他无数心血的绘图板上……他在昏迷中,嘴里还含糊地念叨着:“我的图纸还没画完……图纸、图纸……送走”。怀着对工作的无尽的牵挂,汤仲明与世长辞,终年83岁。

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对汤仲明先生评价道:“汤仲明先生的科研成就和他终身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奋斗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遗产。”

 

 

汤仲明先生的其他发明

发明无曲轴蒸汽动力机

抗战期问,烧汽油和柴油的机器因缺油而无法运转。汤仲明苦苦思考,决定研究一种用木柴为燃料,不用曲轴的蒸汽动力机,(当时曲轴依赖进口)1941 年汤先生的“无曲轴蒸汽动力机”问世,并获专利 10年。该机器解决了小型木船的动力;为医院和学校解决了照明;让躲在山洞里印刷《大公报》恢复了正常运转……实实在在地为抗战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明内外燃转子发动机

六十年代,汤仲明得知德国搞成“三角活塞转子机”,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为了国家科技的进步,在极端艰难的岁月里,已过花甲之年的他,用坚韧不拔、契而不舍的精神,历经3年,终于设计出一种比三角活塞更好的《内外燃转子发动机》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多年后,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

 

发明转子水泵和挤压水泵

1977年,80岁高龄的汤先生带着他设计的水泵图纸,回到十年九旱的河南老家。在县政府和科委的支持下,他发明的这种扬程高、抽水量大的“挤压水泵”试制成功。1978年获河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汤先生还发明一种体积更小、马力更大、零部件很少的转子水泵,后来获得了国家专利。

 

*部分资料源自《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一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