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矿大记忆 >> 正文

为祖国爬五十年崇山峻岭——记煤田物探59班

来源: 作者:编辑:展淳时间:2024-12-21点击数:

1A79C

“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的开拓者

  ——煤田物探59班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承载着建国初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他们高喊着要为祖国爬五十年崇山峻岭,他们不惧风雪野外勘探,他们翻山越岭找寻油田,他们,就是我校煤田物探专业的开拓者——煤田物探59班。让我们跟随魏福堂先生的回忆,走近那个筚路蓝缕的年代,走近这群热血报国的青年。

18770

   1959年我考取了北京矿业学院“煤田地质勘探”专业,入学后被编入地59-1班。入学教育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为祖国爬五十年崇山峻岭!这个口号是祖国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一直鼓励我们身体力行磨砺自己,受益终身。每当我们野外地质实习或者义务劳动时,都豪迈地唱着《勘探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我们的行装,攀上那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为了这句承诺我们不仅拼命的学习知识,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当时矿院在北京高校中最重视体育运动,成立了各种运动队。

25802

25BB0


强身健体磨意志

   我爱好射击和长跑,参加了射击队,经过一年的训练通过了三级运动员(一级最高),参加长跑,每周一三五跑颐和园,大学五年我参加过三次北京春节环城赛,矿院的董耀禄、崔云海每次都分别是冠、亚军,我虽然取不上名次,但也坚持跑完全程。体育运动特别是长跑,增强了体质同时也磨砺了意志,打下了为祖国爬五十年崇山峻岭的坚实基础。大学一年级时,全国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我通读了毛主席的四卷,《实践论》、《矛盾论》、《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对我们这一代人影响极其深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毛……”人生苦短必有一死,应把毕生献给祖国献给民族。

15A19


翻山越岭探油田

   1960年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因农田连续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国家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北京天安门前的公交车都背着大煤气包,可想而知国家是多么的缺乏石油。怎么办?为国家找油田!北京矿院地质系的“煤田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以地59为基础在全校59级学生中选了60人创建了“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物59班,有幸我是其中一员。

   在国家灾难时期出生的物59,注定要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为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为国家尽快找到油田、为卸掉天安门前公交车上的煤气包而努力奋斗,做出应有的贡献。

   物59的全体同学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期望。为了尽快找到油田,物59成立不久就参加了找石油汇战。当时的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地质学院、河北石油学校和我们各组建一个物探队(地球物理勘探队),在京津地区拉开了勘探油田的序幕,我们勘探的区域位于天津市的东北部,目前天津市宁河区境内的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当年是荒废的盐碱地,目前是苇海荡漾飞鸟翔集的景区,多想去看看当年挥洒汗水的地方,找找当年走过的路和我们的脚印,看望我们住过西塘坨的乡亲,不知他们记不记得当年穿着破大衣像要饭似的勘探队员,老年人一定记得,人民共和国记得。我们四个物探队经过近半年的苦战为国家找到了位于天津市东南部的“大港油田”,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汗洒的风采!

36951


白雪寒风伴出征

   回忆当年那个酸甜苦辣寒冷的冬天现在还历历在目。

   那年冬天北京刚下了一场大雪,学校党委张学文书记给我们作动员报告,北京矿业学院104物探队正式成立,队长是物探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董怡苹,指导员是地质系总支副书记孙克洮,队员是物59的全体同学,业务指导是朱华荣、李志聃、刘力三位刚毕业分配来的青年专业教师,张学文书记称我们是童子军,物探专业是神童专业(因为那时我们都很年青,物探专业刚刚成立,教师都是刚毕业分配来未婚的大学生),他说:“这是国家的项目,任务重而艰巨,国家困难时期,你们要有吃大苦的思想准备,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大胆地干,在艰难困苦中励精图治,国家和学校尽力支持你们,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们肩负祖国重托,白雪伴随我们出征,寒风为我们歌唱。第一站到了西塘坨分别住进老乡家里,几个人睡在一个火炕上。好天气出野外进行勘探,坏天气在家里老师给讲课,边干边学,边学边实践。没有交通工具,靠两条腿每次出野外都走几十里路。那时没有计算机,海量的数据都是用笔和计算尺运算,然后画出反应地层形状的曲线,室内组的同学有时工作到深夜。 地球物理勘探需要钻井放炮,没有汽车钻,钻机组的同学就用土办法——丁字形状的推磨钻,六个同学一组,三班倒,一个井钻十米左右,十八个同学原地转圈要推几个小时,甚至十多个小时,枯燥无味,每钻一个井,同学们都精疲力尽满头大汗。放炮组也很辛苦,出野外的头天晚上要装好炸药包,每个五到十公斤,小心翼翼地把雷管装好,出野外时要背着几十公斤炸药包走到工地,放炮时要精心严格地按规程进行,否则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有一次因不细心接错了爆炸线,几秒钟之差险些引爆五公斤炸药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当时我就在现场,惊心动魄一身冷汗,很后怕。

1FFF7

   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吃不饱饭,虽有三十六斤定量,但在农村买不到细粮,粗粮里面还有糠,学校领导虽然从自办农场的粮食中给一定补充,也是杯水车薪,副食品只有土豆萝卜白菜,那年在西塘坨过春节总支副书记孙克代表学校去慰问带了一大块猪肉,我们才吃了一次纯玉米面窝头和土豆红烧肉就非常高兴了,因为同学们经常饿着肚子出野外勘探,还要背着炸药包、检波器,一天不知走了多少路出了多少虚汗,不少同学大便干燥小腿浮肿。有的女同学体力不支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工作。有个同学收工后回住处帮房东挑水晕倒了。但当时全国人民都吃不饱,毛主席都不吃肉,而我们吃不饱是为国家能找到石油,无怨无悔。

   学校党委很关心,为我们解决困难,调来了汽车钻,全体同学和指导老师(朱华荣、李志聃)手挽手肩并肩,战胜了饥饿,战胜了严寒,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回到学校已是春暖花开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段经历虽然不长,但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净化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受益匪浅。

   1964年毕业时,全班同学无条件服从分配,北京矿业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分配到全国各地,他们拼搏进取,刻苦钻研,为国家的煤田物探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