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的夏天,山东兖州的煤矿区热浪滚滚,可矿区里弥漫的紧张气氛,比这暑气还要浓烈几分。在兖州矿务局鲍店矿,一场危机正悄然降临。7月的一天,鲍店矿主井毫无征兆地突发破裂。兖州矿务局瞬间慌了神,赶忙向在矿井治理领域久负盛名的中国矿业大学发出求助信号。接到消息后,崔广心教授带领着团队,马不停蹄地奔赴兖州。
危机中的科学预判
一到现场,崔广心教授和团队便一头扎进紧张的勘查工作中。经过一番深入研究,他们判断主井破裂的原因是第四含水层下没有隔水层,随着煤炭开采,地层逐渐下陷,而导致井壁受到设计中没有考虑过的竖向附加力,才导致井壁不堪重负。可当团队把这个结论告知兖州矿务局时,质疑声却扑面而来。矿务局的工作人员满脸怀疑,尤其是对副井是否也会遭遇同样的危机,大家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面对质疑,崔广心教授和团队没有动摇,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斩钉截铁地做出预测:副井会在8月至10月底这段时间破裂。这话一出口,在矿务局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等着看笑话,有人则暗自捏了把汗。
谁也没想到,就在团队准备返程的那天,“轰隆”一声巨响,副井真的破裂了!而且破裂的位置,和崔广心教授团队预测的丝毫不差。这下,兖州矿务局的工作人员彻底傻眼了,对崔广心教授团队的态度也从质疑转为了敬佩。
创新治理方案
下井查看情况后,崔广心教授团队迅速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建议。在研究井壁恢复方案时,团队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开创性地提出了“井外注浆”法。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要知道,鲍店矿一天的产值可达1000万左右,采用这个方法,就避免了每日巨额的经济损失。兖州矿务局当即拍板,认可了这个方案。
凭借“井外注浆”法,鲍店矿的井壁破裂难题迎刃而解,崔广心教授团队也在兖州当地声名大噪。不久后,兴隆庄的监测项目找到了他们。在这个项目里,团队再次展现出超凡的实力。他们精准指出需要重点监测的矿井,还预测出东风井、西风井和主副井的损坏顺序。结果,方案汇报仅仅20分钟后,东风井就传来破裂的消息,再次验证了团队预测的准确性,兖州局上下一片震惊。
那么为什么崔教授的团队能准确判断的那么准确呢?正是团队使用相似理论来设计和研制的竖井模拟试验台,用试验台可以模拟现场的井筒情况来得出结论。崔教授说:“我们的知识不是来源于猜测,不是书本的,而是以相似理论为基础的模拟实验,我们的试验台是全世界最大的试验台。”
荣誉与传承
崔广心教授团队提出的1000万治井方案顺利获批,其中技术费为100万。凭借这个方案,他们成功在井外治好矿井,煤炭部部长得知后,对这一新治理方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建议总结推广。
1997年2月,“特殊地层条件下井壁破裂机理与防治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崔广心教授团队凭借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在井壁破裂防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用行动证明,科研实力才是解决工程难题的金钥匙,这种精神值得整个行业学习和传承。